首先,国家采取的各种节能减排措施将越来越严厉和具体,这需要钢铁企业运用大“智慧”,尽快转变思路。例如,首钢集团推行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循环经济、绿色环保、能源再生”的理念,“技术先进,国际**”的示范工程原则,都已经成为全面提升首钢能源环保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 其次,走科技创新之路,这是支撑钢铁企业发展的核心。一项新的科技成果,往往孕育出一系列可为企业创造无穷价值的新产品,从而使企业走上充满勃勃生机的发展之路。例如,国产X80管线钢实现批量生产,成功用于中日首条X80轨气管道工程;钢企自主研发的Q460厚钢板,保证了奥运“鸟巢”用钢的全部中国制造;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车体用不锈钢成功实现国产化;国内核电建设首次采用宝钢自主研发的超厚超重不锈钢板材制造核岛关键设备,等等。 但从长远来看,我国钢铁企业还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即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钢材品种还不能满足用钢行业需求,高新科技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缺乏,企业研发投入资金仍严重不足,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仍有待加强和完善。这也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扫码关注我们】